weixin
致电我们:18105187609
发邮件 : 766477812@qq.com
死刑犯李红涛:枪毙前发明专利,被免死刑,出狱5年又完成4项专利 1412

死刑犯李红涛:枪毙前发明专利,被免死刑,出狱5年又完成4项专利

知识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知识能够让一个人磨砺前行,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也能够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一错再错、走向迷途。



李洪涛的人生经历就是知识正反两个方面最好的诠释。



2009年,43岁的李红涛走出昆明第一看守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禁感叹:终于出来了。



回顾他的前半生:三度入狱,两次越狱成功,最后一次入狱,还被判处死刑。



可是他并没有想到,就在他被枪毙的前一天,却依靠发明的专利被释放。



如今已经出狱的李洪涛心中满是感慨。



他曾命悬一线,如今才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



1966年,李洪涛出生于湖北黄陂。由于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非常的宠爱。



虽说家里并不富裕,父亲总会从家里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给儿子买一些玩具。



在李洪涛四岁的时候,父亲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



每次儿子拿到玩具以后,并不像其他的小孩一样,在那里玩耍。



而是把玩具拆除成一个个零件,然后再组装起来。



父亲很高兴,因为他知道那些玩具零件,就连他都没法组装起来。而四岁的儿子却能轻松搞定。



后来,每当儿子组建起来一个玩具后,父亲总会把一个更复杂的玩具摆在儿子的面前。即使那时候家里再怎么没钱。



渐渐的儿子有了超于常人的动手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



上学后,儿子的成绩门门排在级部的前10名。



1980年14岁的李洪涛还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第二名。



四年后,李洪涛成功地考入了浙江大学电子系。那时候的农村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



为了庆祝,全村子张灯结彩,就像过年一样热闹。而他的父母也是脸上有光。



20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国家还包分配。李洪涛不用到处找工作就被分配到昆明电阻二厂工作。



后来,李洪涛结了婚。



按理说,他的人生已经非常完美了。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然而,婚后一年的某一天,妻子闯进了一个小旅馆,发现李洪涛和一个女子衣衫不整,妻子明白了一切。



虽说之前有人说丈夫和一个女子好上了。但是她一直坚信丈夫的忠诚。



如今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所作所为,情绪崩溃的妻子摔门而去。那一年,他们离了婚。



刚离婚的那段时间,李洪涛无数次地扇自己的脸,他很自责。



为了惩罚自己,他开始自残。有一次,他拿着刀片在手上划出了一道很深的口子。



如果不是女友(出轨女友)的及时赶到,他或许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这才是他自残的开始。



有一次,有一位老同学找到了他,在同学的建议下,两个人准备合伙开一家公司。



当一切准备就绪时,两个人却犯了难。因为资金不够,公司根本无法运营起来。



为了解决困难。李洪涛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人伪造了某家公司的印章,然后拿着印章把这家公司的钱从银行取出来再存入一个伪造的银行户口里。



就这样,他们骗汇了10万。



在20世纪90年代初,1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很快警方锁定了他们。



就在第二次骗汇取钱的时候,他的同学被警方当场抓获。



收到同学被抓的消息后,李洪涛不仅没有跑,相反还特意跑到自家的房顶上,等候警方的到来。



1992年4月18日,李洪涛也被请了进去。刚进去那会,他没有害怕,相反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被释放了出来。



而这种释放,却让他的自残心理更加放荡不羁。



当天下午,他便趁着警察吃饭的间隙逃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越狱。



逃出来的李洪涛表现得异常“嚣张”。他没有躲躲藏藏,而是光天化日之下,在贵阳偷了一辆奥迪车。



1992年4月26日,感觉开不惯奥迪车的李洪涛,又瞄准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桑塔纳警车。



于是,他开着一辆警车一路大摇大摆地去了昆明。



到昆明以后,他还特意跑到女友的大学看望,而且还是好几次。



1992年6月19日,多次在女友大学校园“显摆”的李洪涛被警方抓获。



整个抓捕的过程中,李洪涛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他表现得异常冷静,甚至有人觉得,李洪涛被抓是他有意为之。



后来他被关押到了拘留室,还没等警方开口。他就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始末。甚至还说出了每天几时几分自己都干了什么事。



交代的整个过程,李洪涛没有一丝紧张。而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感。



他的所作所为让在场的人有了一种感觉,感觉发生的一切都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而这场闹剧并没有因为他的再次被捕而宣告结束。很快李洪涛再一次越狱成功。



越狱前,李洪涛运用大学校园所学到的知识,找到了监狱中的不足。他甚至做出两套完美的越狱方案。



而这一次越狱成功,他还带走了两名罪犯。



1992年11月16日,刚刚逃出监狱的李洪涛,没有着急逃跑,而是一反常态地在圆通山附近找了一个电话亭,他特意地往监狱打了一个电话:我又出来了。态度嚣张至极。



挂上电话以后,李洪涛开始了漫无目的的逃亡。其实说逃亡还不如说,他只是出来散散心。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逃的意思。



没过多久,李洪涛再次被抓。这次被抓后,性情大变,不再“疯疯癫癫”,而是变得沉默寡言。



后来得知,这次逃亡中,他发现了一种无刷电机。由于李洪涛是无线电专业,从而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入狱的那段时间,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在地上胡乱的画一些别人看不懂的图。



那时候,有不少的人认为:这个小子肯定又要越狱了。因为在这些人的眼中,他早就成为了越狱的老行家。



1993年2月李洪涛被关进了昆明第一看守所。在这里 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关于无刷电机的研究。



有一天,他找到狱警提出了一个请求:我想做实验。一开始他的请求并没有同意。直到后来,他的多次请求惊动了所长孙尔云。



1994年4月26日,孙尔云看着桌面上的李洪涛所画的图纸,心中思量了很久。



后来他还找来了人进一步了解了李洪涛所做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李洪涛并非要越狱,而是在研究,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于是,孙尔云同意了请求。只是可惜第一次实验并没有成功。



为了能获得更大的进展,完成实验。在狱中表现越来越好的李洪涛,再次请求实验一次。



这一次孙尔云不仅同意了,而且还特意找来了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到监狱中,现场指导他。李洪涛茅塞顿开。



然而,就在准备做第二次实验的同时,李洪涛收到了判决书。



1993年12月,李洪涛被宣判了死刑。宣判并没有阻止李洪涛继续研究,因为此时的他后悔了,后悔了之前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他断送了自己。



知道被判死刑后的当晚,一夜未眠,他想了好多:我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总该做点什么。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实验。就在他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实验成功了。他的成功震惊了当地的领导。



当晚,孙尔云写一份暂缓死刑的请求书,很快收到了回复:同意。



于是在以后的一年里,孙尔云为了留住这个人才为国家所用。他一边帮着李洪涛申请专利,一边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完善数据,让实验更加的完美。



1995年3月16日,李洪涛死刑变成了死缓。为了进一步地“夸大处理”,李洪涛变得更加的上进。



除了做实验以外,他还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找到了监狱中所有的不足,完善了监狱的设施。



由于表现良好,又加上申请下来的专利。



1997年12月25日,李洪涛被改判为有期徒刑17年。



2000年7月25日,表现良好的李洪涛减刑了两年。2002年7月1日,又减刑了一年半。



2009年李洪涛成功出狱。



出狱的那一天,李洪涛躲在被窝里哭了好久。



自从收到判决书的那一刻起,他一直在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而是选择一味地放任自己,最后把自己逼进了一条死胡同。



自从走出监狱的那一刻,李洪涛就下定了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工作、生活。一定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报效国家。



后来,李洪涛凭借着专业的知识被企业高薪聘请,成为了企业间抢手的工程师。



2014年在李洪涛出狱的第四个年头,他再次利用专业的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一年,他又完成了四项专利:“网站创建方法和装置”、“物联网信息管理系统”、“人机互动实时动态信息显示触控方法”、“新型全景监控仪”。



后来李洪涛改名为了杨红俊,他想通过改名忘掉以前,重新开始。


顶部